英语学习
牛虻一书很早就以文章的形式出现在我们课文中,对我们很有教育意义,他的精神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他与父亲的种种爱恨纠葛也让人为之揪心。这里我们细细品读父亲节时读牛虻的读后感!痴迷《琅琊榜》的同时,
母亲节|父亲节时读牛虻——读后感

牛虻一书很早就以文章的形式出现在我们课文中,对我们很有教育意义,他的精神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他与父亲的种种爱恨纠葛也让人为之揪心。这里我们细细品读父亲节时读牛虻的读后感!

父亲节时读牛虻——读后感

痴迷《琅琊榜》的同时,突然勾起对《牛虻》的回忆,两者在精神层面却有相通之处。大学时代很喜欢《牛虻》,从图书馆的书架上来回借了五遍,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它撑起了我整个大学期间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也影响着我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如今重读此书,这股顽强不屈的精神力量依然强烈地冲击着我。

人到底为什么活着?当你发现自己竟是视其为偶像的神父的私生子时,你该怎样释怀?当你所面对的现实生活让你痛苦到难以忍受的地步时,你该如何承受?当你因为十九岁的天真而遭遇苦苦挣扎的十三年时,你又该如何蜕变?然而牛虻都做到了,而且做得那么好。牛皮那么厚,都恐之牛虻,那种坚强与韧性永远闪耀着光芒。在命运的折磨中完成洗礼,蜕变后将是满身勋章。

他,牛虻,一个为着自己的革命信仰甘愿被命运折磨的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昭示爱与希望。他一生深爱着两个人,父亲蒙泰里尼和圣洁美丽的琼玛,但后来的他一生都没有再给他们机会来爱他。他被最信赖的蒙泰里尼神父欺骗,被最心爱的女人琼玛伤害,因为十九岁的年轻气盛和天真,选择用一种决绝的方式宣告对这个世界的不满意,却从没想过另外一个世界才是真正的地狱:在污秽不堪的妓院里洗盘子,在对他比对畜牲还要凶狠的农场主手下当马童,在斗牛场里拖着残废的身躯做被观赏的斗牛士,在走江湖的杂耍班里当逗笑的小丑,在乞讨发霉的残羹剩饭时因为不是一条狗而遭到拒绝……每当读到这些,心都是生疼的,牛虻却挣扎地活了下来,一声不吭地忍受这一切。一个活生生,苦苦挣扎的人的灵魂就是在这种非人的炼狱般的折磨下完成蜕变。对于牛虻身上的那种魅力,那种蛊惑人心的魅力,再强大的对手,都会对他心生敬畏。

感触最深的还是牛虻对父亲蒙泰里尼的爱,爱的那么深沉,却又那么痛苦。刚出场的19岁的亚瑟有点像十六世纪肖像画里的意大利小伙子。“从他那长长的睫毛,敏感的嘴角和娇小的手脚看,身体各个部位都显得过分精致,轮廓格外分明。”他与蒙泰里尼有着心贴心的交流,曾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他那样的人。但他没想到这位神父曾私通自己的母亲,而自己就是他的私生子。这种毁灭性的打击让亚瑟的信仰彻底崩溃,他留给这位“敬爱的神父”一个投海自杀的假象,也直接决定了亚瑟时代的结束。十三年后,以牛虻身份开始新的生活,即使再次相遇,相处之后还是不愿意告知自己就是亚瑟。因为那种与自己深爱的父亲处于对立立场的纠结,父子之情已经在各自信仰的极端冲突中痉挛与压抑。

牛虻总是采用一些别人难以理解的激烈手段与心灵痛苦对抗。他对蒙泰里尼的爱有多深,受的伤害就有多深,恨意也就有多深。仇恨再深也深不过爱,蒙泰里尼与牛虻在牢房中相认后又离开的时候,那是怎样一种感受啊?对严刑拷打深深蔑视的牛虻,却因为蒙泰里尼的离开感受到了撕心裂肺的痛,就好像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人离开了他,最后一道精神屏障瞬间倒塌。

十三年后的牛虻,看到自己幼年的照片时承认:“这孩子下嘴唇的线条过于敏感。以为痛苦就是痛苦,冤屈就是冤屈。”十三年是个不长不短的蜕变过程,那个曾经以为苦难就是苦难的孩子,发现了真正的生活,那就是他顽强战斗的意志,是他坚贞不屈的精神,更是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不管我活着,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文章最后,一种精神共鸣再次响起:学会坚强,挺起胸膛,直面困难,义无反顾。我始终相信:逃避现实、与世无争,永远是懦夫的表现;直面人生、义无反顾,才是真正的英雄!
 

母亲节|父亲节时读牛虻——读后感

http://m.hitmaxz.com/xiaoxue/84330/

推荐访问:
相关阅读英语学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