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新高考制度建立后,参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多位教育领域的代表表示,中国教育改革正在稳步推进,目前已进入新阶段,今后发展的任务是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民众日益
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创新|中国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新高考制度建立

新高考制度建立后,参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多位教育领域的代表表示,中国教育改革正在稳步推进,目前已进入新阶段,今后发展的任务是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过去5年,中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总体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中学的入学率超过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5年前提高近13个百分点。

5年共培养3400多万普通高校毕业生,培养了3000多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排名逐年上升。全国教育投入大幅提升,今年90%以上的学校包括边远贫困地区学校都接入宽带,而五年前这一数字还不到25%,教育信息化成就突出。

十九大代表、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书记虞丽娟认为,推进教育改革要搞清楚“为谁改革”,“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要把考生和家长在高考综合改革过程当中的感受度、获得感,作为我们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考生和家长是改革过程当中一个关键的主体,要使他们全程参与改革,然后在改革过程当中分享改革的成果,有比较好的获得感和好的感受度。”

在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长陈宝生看来,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中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五年。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教育改革方案出台,教育新体制“四梁八柱”已经搭建起来。他认为,目前中国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全面施工,内部装修”的阶段:“‘全面施工’就是说现在出台的教育改革方案都在实施,而且进展良好。‘内部装修’就是说一些进展比较快的,处于龙头地位的,这样的改革措施已经开始‘内部装修’了。比如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三年已经落地,现在我们着眼于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完善和解决。”

高考改革

在涉高考话题自带“热门话题体质”的背景下,“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的表述一出来,立马引发广泛关注。

什么是“新的高考制度”?其意味着一“新”字而尽出。这里的“新”,不是秋毫之变,而是除弊之后的布新,其含义理应置于教育改革“破旧立新”的框架脉络中去理解。

十八大以来,中央启动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其标志就是2014年8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陈宝生代表所提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于2014年在上海、浙江进行试点,今年七月,两地迎来了改革后的首次“新高考”。十九大代表、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书记虞丽娟介绍说:“三年来,我们稳慎有序、积极推进,实现了首届新高考各项任务平稳落地,并且在教、考、招各个方面形成了一批制度性的成果。”

今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个地区成为第二批高考改革试点地区。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新的高考改革制度将全面实行。

新高考制度的来临

2014年开始在浙江、上海正式实施的新高考改革,在今年迎来了第一届毕业生,吸引公众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论。

先是由于新高考采取选考制度,高中不再分文理科,除语数外必须参加统考外,考生可以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中(浙江增加了一门技术课)选择3门作为高考科目,计入总成绩,使得较难的物理科目“遇冷”:2017年浙江全省29.13万高考考生,选考物理的只有8万人,仅占27%;上海的考生中,选考物理的比例也仅占30%。

这一趋势蔓延到了今年开始试点新高考改革的北京。有报道说,北京高中的高考规则说明会刚一结束,就有不少家长在讨论“要不要选物理”。有人担忧,这一趋势会对中国年轻人的科学素养产生重大影响。

其次是在新高考改革中,学生需要参加高中全部13门课程的学业水平测试、6选3或7选3的选考科目考试,两次的外语(课程)考试,以及最后的语文数学统考,使得学生从高一就开始迎接备考压力。在浙江的两次选考、以最优成绩报考志愿的方案设计下,在有些学校内形成了不断考试、不断刷题的循环。

不过,多位教育界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当前中国教育正面临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其所针对的目标、实施的路径,不仅过去未曾有过,更值得进一步讨论和研究。

“物理遇冷”的直接原因不是选考,而是新高考为了平衡不同学科的难度和分值,对选考科目采取了赋分制。

赋分制,即不以卷面实际分数为考生最后得分,而是根据考生的卷面成绩在全部成绩中的位置,给出一个相对分数。具体到本次高考,每门选考科目卷面成绩的前1%为100分,2%为97分,以此类推,以每3分为一个分差档设置21个得分档,直至最低分40分。

“物理学科本身偏难,选考物理的一般都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因此导致许多成绩不好的学生不愿意成为分母。”杭州市一所普通高中副校长对《中国新闻周刊》举例说:比如短跑比赛,一组是10个速度较快的高手,另一组是10个跑得较慢的人,两组的竞技水平并不相同,但都按同样的规则赋分,最后在两组内排名相同的人,成绩就相同了。

这所学校在此轮高考改革前,全校有2/3的学生必修物理。高考改革后,选考物理的人数降到了不足50%。该校原本排名靠前的学生,在第一次物理选考后的赋分仅为80多分,全校物理平均赋分仅为70分。而选考了技术或文科类学科的学生,最后的赋分成绩都超过了以往考试的平均成绩。在此影响下,2017年9月入学的新高三学生中,报考物理的人数下降到了33%,新高二学生中,报考物理的人数更是减少到仅有60人,仅占年级总人数的10%。

教育界对此提出了两种解决思路。一种是改变物理考试的赋分制度,比如将最高分的赋分比例提高到5%,吸引更多学生选考。但反对意见认为,如此会破坏高考公平,即便解决“弃物理”现象,可能还会出现第二个弱势学科。

另一种思路,是在高校招生环节中,增加要求物理成绩的专业数量,以提高选考物理的考生比例。对此,也有不同意见。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就表示:“如果30%的物理报考比例过低,那么多少是合适的?依据又是什么?”他认为,问题的根本是给学生选择权是不是对的。“如果是对的,就要坚持,只能做引导,但无法保证结果。”

机遇中伴随着挑战

今年6月,上海、浙江两地率先进入的“新高考”时代,是教育综合改革中最复杂、最难啃的“硬骨头”。“首届新高考虽然实现了平稳落地,但到2020年建立起中国特色高考招生制度体系,仍然任重道远。”有专家指出。

高考改革,一方面触动的是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方式。学生有了选课权、选考权,意味着“走班教学”将成为重要的授课形式。而无论是“6选3”还是“7选3”,科目组合方式的增多,实际上是对师资数量、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过去我们习惯通过行政管理的方式进行教学,而要实现走班上课,一方面存在师资、场地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则需要更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需要老师们用教育的智慧、教育的艺术来实现与学生的平等对话。”

“新高考”采用专业填报志愿的录取方式,也会给一些考生带来焦虑。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理性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不少学生对未来、对人生没有思考,新的高考改革也倒逼学生在传统的文理科中交叉选择,发现自己的兴趣点。

另一方面变革的是高校招生与录取方式。在今年上海和浙江的实践中,“三位一体”的综合素质评价录取体系仍然不够健全。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廖宗廷表示,评价一个学生,除了知识水平外,志向、能力、兴趣等内容也很重要。但如何量化综合素质评价,还有待进一步细化与落实。

“作为育人链条的最前端,考试招生制度,被看做是整个高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牛鼻子,尽快建立中国特色的高考招生制度体系,并推动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结构调整,实现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才有可能尽快实现,我国也才能从高等教育大国尽快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不少高校负责人认为。

虽然改革中的制度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改革的初步成效也已经可以看出了。十九大代表、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介绍,作为改革试点单位,十一学校今年9月份开学,全校4359名学生,就有4359张课表,每一个学生通过学校开发的268个学科课程、30个综合课程和70个职业考核课程,形成了不一样的学习路径和成长路径。

他还分享了改革的初步成效:“这样一个试点改革,从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这样一个视角我们也看到了希望,五年前我们的学生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大概有80%的学生聚焦在20%的热门专业。今年我们400多个学生参加高考,他们报考的志愿,第一专业我统计了一下,涉及到80%的大学专业领域。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就是我们的学生慢慢找到了他自己,慢慢唤醒了他自己,慢慢开始走向了更加适合他未来潜能的专业之路,这是我们感到非常欣慰的。”

高考制度的全面革新,就是为了进一步增进教育公平。尽管实现任重道远,但无论这5年间高校录取率最低的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由15.3%降到4%以内,还是随迁子女异地参加高考人数是5年前的36.5倍,抑或是浙、沪启动的“3+3”科目改革已显成效,都为循序推进打好了基础。

有初心,有决心,方有始终。不忘教育公平初心、不乏攻坚克难决心的“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发出的是强音,增加的是公众在教育上的获得感预期。

新高考制度建立就为朋友们提供到此,更多高考信息请关注高考资讯专栏查阅~

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创新|中国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新高考制度建立

http://m.hitmaxz.com/gaozhong/69017/

推荐访问:中国教育改革最新消息 中国教育改革之困高考教育制度改革论文 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 高等教育改革论文2019 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 高等教育制度改革论文 高考教育改革论文 教育改革的论文 新高考改革内容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 新高考改革论文题目 新高考制度改革的利弊 高等教育改革论文摘要 高等教育改革趋势论文 高考制度改革的意义 对于高考改革的看法 高考制度改革的看法 有关教育改革的论文 关于高考改革的论文 对于高考改革的论文 为什么高考改革 关于高考的改革的议论文 高考制度改革议论文
相关阅读高考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