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人们对快慢的定义是什么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见,有些事快好,而有些事慢好,对于快慢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要针对情况来下定义,对于快慢的理解,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快慢的谈论散文。是的
【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关于快慢的谈论散文

人们对快慢的定义是什么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见,有些事快好,而有些事慢好,对于快慢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要针对情况来下定义,对于快慢的理解,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快慢的谈论散文。

关于快慢的谈论散文

是的,我觉得国人有一种“慢”的习惯。

萌发写这篇文章的念头,是在我们这个地方经常听到有几句很平常的话,我觉得很有意思。

你慢吃!

你慢走!

我们从小就听大人这样说,长大后自己已这样说。大家围在一吃饭,先吃完的人,打算要离开桌子了,必然很恭敬地左手拿碗,右手拿筷子,双手抬起,把筷子摆在碗的上面,站起来,对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说:你慢吃。正在吃饭的人往往也要用“你吃好啊”之类的客套话来回应几句。送别客人,望着离别者的背影,主人总是会很客气地说:你慢走哈。特别是当客人上了车,主人还是不忘对着车子喊你慢走——走得快或慢是车子的性能路况的好坏以及驾驶员的操作问题,乘车的人是被动地坐着,根本没有“走”——这想起来似乎有点滑稽。说这些话的人其实是惯性的不用思考冲口而出的客套话,我想了一下,这是关心别人的话,怕别人吃饭吃快了噎着,或走路太快摔伤,当然,对老弱病残的人这样说无可非议,对那些胃口很好、脚杆劲不错的人说这样的话似乎有些无由来,他们不需要这样的关怀。但如果你说:快点吃,别人会不高兴地了:雷都不打吃饭人,忙那样。喊别人快点走,则会生气地回敬你:快什么快,要赶考啊!我们听多了不以为然,像是喝白开水那样索然无味,但是我相信它有内涵,是传来已久的文化现象。这就给我一个思考,为会什么要慢啊。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种文化的长成必然有它生长的土壤,我试图从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源头找点答案。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大体农耕文化,是农民、农业在土地上演绎而沉淀而出的文化。他的特点是四季更替,日出则耕,日落而归,自有定数。古代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商业仅仅是小农经商,将多余的农产品拿出市场上去交换,由于交易不多,人们流动性不大,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民被固定在土地上。大家在土地上劳作着,万事都急不得,急了也没有用,四季都有它的规律性,该种什么,该收什么,老天自有安排,所以按部就班地做事就行了,因此不妨慢慢地来,四平八稳地不出问题。由此演绎出来的农耕文化占有主流地位,而且延续了几千年,因此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便种下“慢”的因子。

为了佐证这种说法,我还可以举出一些例子说明传统文化的慢。如以前让妇女缠足,将一双美丽的大脚板硬要缠成如棕子般的小脚,我在乡下工作时,时不时看见这种让人目不忍睹的小脚,说明缠足的年代与我们并不遥远。妇女走路时一步三晃,弱不禁风,也许道学家们认为这很美,其实是男人的自私,好让女人走得慢,便于男人的统治。还有,以前男人女人们穿着肥大的长衫,袖子长得把手都罩住了,这很不方便做事,如果是放在如今的快节奏的工作状态下,这种穿着且不害死人。如果我们去听古装剧,几乎每一个剧种,唱的人都是咿咿呀呀,一句话非要唱得峰回路转,曲径通幽,让人憋得出不赢气,最后一声梆子响,才尘埃落地,这口气才终于顺过来了。戏是好戏,可给人的感觉就是慢。

慢是有害的,可是我们的国人很多还认识不到这一点。大家仍然在农耕文化意识的摇篮里摇呀摇,看不到高速度的文明在改变着这个世界。“忙什么呀,慢工出细货”,他们这样说,官僚主义者们优闲地坐在办公室里读着文件,或是在开着“重要”的会议,他们对事总是说要“研究研究”,待研究决定,若干个公章盖下来后,猴子已经过了火焰山。

我以前是搞审判工作的,对办案慢吞吞做法的我总是如在心里哽着一块石头,觉得在什么地方不对劲。除了法官的惰性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是程序性的东西太多,若干程序,法律都有明确的时间界限,越位不得,否则法官会被指责“程序不公”,特别在开庭审理时,法官宣布开庭后,接着便是喋喋不休地询问当事人的身份(其时在庭前已经问过了,卷宗里已有记载),告知权利义务,宣读法庭纪律,询问是否申请回避等等,用我们的行话来说,叫“拉过门”,一般要在半小时左右,然后才正式进入庭审,接着又有若干程序。搞得大家很烦。虽然法律设定了简易程序,但法官似乎搞习惯了,不太愿意简单化,怕被人钻空子,审判在慢而稳妥地进行着,着急的只有那些当事人。我时常听到一些当事人抱怨地说:本来早就想去广东打工,案子又总是判不下来,又不好走,只有耐心地等着。

法国人儒勒.凡尔纳写的一部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小说中描写了在十八世纪英国法官审判一件刑事案件,当然作者是用记实手法或幻想构思我不得而知,不过读起来很有兴趣,令人欣赏。

故事梗概:英国人斐利亚.福克与别人打赌,要在八十天内环游地球一周,他带着仆人到印度时,无意间冲撞了印度的宗教,被法官逮捕,第二天法官审讯了他们。

法官:“开始第一个案件”。

于是书记官开始点名:

“斐利亚.福克?”

“我在这里”福克先生说。

“路路通?”

“有”,路路通回答。

法官:“那好吧!把原告带上来”。

三个僧侣朝着法官站着,书记官开始高声诵读控告福克先生和他的仆人路路通亵读神灵的诉状:被告曾经玷污了婆罗门教神圣的寺庙。

关于快慢的谈论散文

“你听清楚了吗?”法官问福克先生。

“清楚了,法官先生,”福克一面看自己的表回答说,“我承认”。路路通也承认。

于是法官宣布判决,两人被判禁闭及罚款。

法官:“书记官,现在开始第二个案件。”

这时福克站起来说:“我交保”。

“那是你的权利”法官说。

于是主仆二人交了保释金后,立即去乘座早已订好船票的轮船,继续进行他的环球旅行。

事情就这样解决了。

如果用我们的法律和法官来审理,福克无论如何赶不上待发的轮船,八十天环游世界只好泡汤。

这就是速度,或者说是效率。我无意指责法官,是法律有规定,必须按程序走,“过门”是要拉的,我们的意识达不到这个境界,归根到底是大家缺乏诚实信用,比如说开庭传票当事人不在送达回证上签名,他可以说没收到传票,扯起皮来背时的只能是法官。大家都认为立据为凭为好,至于速度嘛,只好服从程序。

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慢”和西方文化的“快”的一个缩影 。

  于是性急的人就骂起来,骂我们的传统文化是糟粕,有人主张要拚弃传承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我们能拚弃已经积累了五千年的文明吗?我的回答是:不能!如果有人问为什么,答案应该是这样:既然能够生存五千年,毕定有它的优秀之处,如果这种文明一开始就是糟粕,决不能延续五千年,早就寿终正寝了。出现在农耕社会的农耕文明,像一颗大树,曾经结过若干丰硕的果实,这果实包括舜、尧、孔子、孟子、屈原、岳飞、李白、杜甫、火药、指南针、红楼梦、西游记、论语、孙子兵法、唐诗宋词、易经、本草纲目、伤寒论……,当这些果实在熠熠发光,照耀着东方的土地时,西方还是一片黑暗。我们现在能允许别人手持利斧砍倒这棵树,再用大头皮靴狠狠地踏烂这些果实?

把西方文明嫁接到我们古老文明之树上,将会结出更甜更大的果实来。

剔除我们体内“慢”的因子,使肌肉练达起来,迈步奋进,我们终能走在别人的前面。

【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关于快慢的谈论散文

http://m.hitmaxz.com/news/78667/

推荐访问:快慢英语 比快慢教案
相关阅读推荐 
热点推荐